律师文集

律师文集

您当前的位置: 廊坊合同律师 > 律师文集 > 经济合同>正文
分享到:0

  医药市场研究公司IMS提供的数据显示,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,美国和日本位居前两位,其中美国医药市场规模是中国的6倍多。据IMS预计,未来10年,中国医药(600056,股吧)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%,到2020 年左右,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将成为全球第二。  中国在向世界级医药市场迈进的过程中,会给国内的医药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化?  从美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,自1929年到2006年,美国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的比例从不足4%攀升到16 %。在这一过程中,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,鼓励企业创新,使得企业愿意持续不断地在创新方面进行投资。同时,社会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,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强大支付能力的支付方。市场化的兼并收购行为也促进了产业的整合和企业规模效应的提升。 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,产生了辉瑞、强生、默克等多家医药产业巨头。在目前世界销售额排名前二十的制药企业中,美国的企业就占据了7家。  对比中国的数据,中国医药及医疗卫生服务业对GDP的贡献,从过去较低的水平逐年增长到2010 年的5%左右。如果我们用10年左右时间,实现医药及医疗卫生服务业GDP占比10%左右水平的话,整个医药健康产业都将会得到良性的发展。  目前,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主要有三大推动力。  第一是经济的增长,即GDP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。  第二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。尤其在中国的大中城市,老龄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,一些常见病、慢性病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。  第三是国家政策法规对医药行业发展的支持显而易见。在新医改的配套措施中,尽管有药价以及招标等政策对行业存在不利影响,但整体来看对行业发展还是有利的。目前,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等产业振兴和创新计划不断出台为此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。同时,工信部、商务部等也出台了一些鼓励产业集中度提高、大企业发展、收购兼并的一系列政策。  机会不仅在国内,在海外也有所体现。美国政府也鼓励使用更多仿制药,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。中国的医药企业在过去三年里开展了大量国际化工作,很多中国的制剂企业也在纷纷申请GMP认证,有大量的ANDA储备正在向美国申报。  不妨再来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医药企业。  目前国内领先的医药企业销售规模在10亿~20亿美元之间,利润不到2亿美元。与美国企业600多亿美元的销售收入,80亿美元的利润规模相比,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。在产品研发上,中国企业还很难拿出一个全球性的能称之为“重磅炸弹”的产品。当然,这种差距与各自发展阶段不同有关,但有挑战也有机会。目前很多跨国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,在加大对中国投资。  未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到底会形成什么样的格局?目前为止仍然是个问号。 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三方力量:跨国公司、本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。中国医药集团、上海医药集团等老牌国企有传统优势,还有国家的政策倾斜和资金的支持;复星医药(600196,股吧)是民营企业代表,和其他民营企业一样,都希望在这个市场参与竞争,最终形成一个跨国公司、国企、民营领先公司共生共赢的格局,但要形成这样的局面,对博弈的任何一方而言都不会轻松,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。  作为中国本土企业,在发展策略上,我们认为,第一应该把营销网络的打造作为首要任务。因为营销网络实际上是对市场的掌控能力,对市场的参与程度和市场份额都有决定性作用。第二是研发创新。研发创新首先是以品牌仿制药、生物仿制药为核心,同时兼顾小分子药物、单克隆抗体以及疫苗的创新研发。第三是国际化。目前正在兴起的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的趋势,不仅将有助于提高国内仿制药行业的水平,还将促使中国医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,并加速国际化。(作者:陈启宇)

扫一扫关注廊坊合同律师